杨广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华阴人(今陕西华阴)人,生于隋京师长安,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一名英,小字阿麽。隋文帝杨坚、独孤皇后的次子,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开通永济渠、通济渠,加修邗沟、江南运河),营建东都洛阳,开创科举制度,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因为滥用民力,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灭亡。公元618年在江都被部下缢杀。唐朝谥炀皇帝,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其孙杨侗谥为世祖明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文学才华
隋炀帝杨广爱好文学艺术,曾命臣下将禁中秘阁之书,抄录副本,分为三等,藏于洛阳观文殿的东西厢书库中,又在殿后另筑二台,聚藏魏以来的书法名画。
隋炀帝少好学,喜欢诗文。其文初学庾信。为晋王时,召引陈朝旧官、才学之士柳鈇、虞世南等100余人,“以师友处之”(《北史·柳鈇传》),于是爱好梁陈宫体。由于他曾亲历塞上,远征辽东,故诗中描写的自然景物和戎马生活,也有其实践基础。
“肃肃秋风起,悠悠行万里。……。”这是隋炀帝在西巡时所做的《饮马长城窟行》,成为千古名篇。“通首气体强大,颇有魏武之风。”后代文人对他诗篇的评价极高。“混一南北,炀帝之才,实高群下。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北周天和四年(569年),杨广生于大兴(今陕西西安),史书称:“美姿仪,少聪慧”。在北周时因父杨坚的功勋,被封为雁门郡公。
开皇元年(581年)封为晋王,官拜柱国、并州总管,时年十三岁。后又授任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等。
屡有战功
开皇八年(588年)冬天,隋朝兴兵平南朝的陈,刚二十岁的杨广是领衔的统帅,真正指挥全军的是高颎,在前线作战的是贺若弼和韩擒虎等名将。平陈后,进驻建康,杀掉了陈叔宝的奸佞之臣及宠妃张丽华,封存府库,将陈叔宝及其皇后等人带返隋京。班师后,杨广晋封太尉。平陈之后因为隋朝政策有
为政举措
政治
⑴营建东都
隋炀帝初继位,便决定营建东都。《隋书卷三十 志第二十五 地理中》:河南郡旧置洛州。大业元年移都,改曰豫州。《元和郡县志》:“隋仁寿四年,迁都”,《隋书-宇文恺传》载曰:“炀帝即位,迁都洛阳”,《隋书-地理志》:“大业元年徙入新都”《旧唐书 地理志一》:隋大业元年,自故洛城西移十八里置新都,今都城是也。《资治通鉴》卷第一百八十【隋纪四】高祖文皇帝下仁寿四年(甲子,公元六零四年)载曰:章仇太翼言于帝曰:“陛下木命,雍州为破木之冲,不可久居。又谶云:‘修治洛阳还晋家。’”帝深以为然,
《元和郡县图志-河南道》:“仁寿四年,炀帝诏
陵寝墓地
发现
2013年4月,扬州市邗江区一处房地产项目施工时发现了两座古墓,其中一座的墓志显示墓主为隋炀帝杨广。另一座的发掘刚刚开始,专家推测墓主很可能是隋炀帝的皇后萧氏。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专家2013年4月12日在扬州召开论证会,认可了这一论断。
在已发掘的一座墓中,出土了铜制的衔环铺首,以及金镶玉腰带,而表明墓主身份的铁证则是墓志,铭文清楚写着“隋故炀帝墓志”等字样,表明墓主为隋炀帝杨广。
这两座墓的占地面积分别只有二三十平方米,远远达不到帝陵所应有的规模和气势,更不符合杨广好大喜功的个性,这主要与他的死因有关。公元618年,隋炀帝巡幸扬州期间,
王吉昌,生平不详,元代人,号超然子,出家学道,有《会真集》。
陈恭尹(1631 ~1700),字元孝,初号半峰,晚号独漉子,又号罗浮布衣,汉族,广东顺德县(今佛山顺德区)龙山乡人。著名抗清志士陈邦彦之子。清初诗人,与屈大均、梁佩兰同称岭南三大家。又工书法,时称清初广东第一隶书高手。有《独漉堂全集》,诗文各15卷,词1卷。
(328—376)东晋陈郡阳夏人,字彦伯,小字虎。袁猷孙。有逸才,文章绝美。少孤贫,以运租自业。因讽咏史诗而为谢尚所重,引为参军,累迁大司马桓温府记室。温重其文笔,使综书记。尝倚马作文,顷刻得七纸,殊可观。性刚直,故位不显。谢安为扬州刺史时,宏出为东阳太守。撰《后汉纪》。另有《竹林名士传》、《三国名臣颂》等。
王庭筠(1151~1202)金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端,号黄华山主、黄华老人、黄华老子,别号雪溪。金代辽东人(今营口熊岳),米芾之甥。庭筠文名早著,金大定十六年(1176)进士,历官州县,仕至翰林修撰。文词渊雅,字画精美,《中州雅府》收其词作十六首,以幽峭绵渺见长。
杨慎(1488~1559)明代文学家,明代三大才子之首。字用修,号升庵,后因流放滇南,故自称博南山人、金马碧鸡老兵。杨廷和之子,汉族,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正德六年状元,官翰林院修撰,豫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任经筵讲官。嘉靖三年,因“大礼议”受廷杖,谪戍终老于云南永昌卫。终明一世记诵之博,著述之富,慎可推为第一。其诗虽不专主盛唐,仍有拟右倾向。贬谪以后,特多感愤。又能文、词及散曲,论古考证之作范围颇广。著作达百余种。后人辑为《升庵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