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岳飞墓上荒草离离,一片荒凉,只有秋草、石兽而已。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南渡君臣轻视社稷,可中原父老还在盼望着王师的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英雄被害,后悔晚矣,天下灭亡已成定局。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不要向西湖吟唱此诗,面对这样的景致无从吟起。
参考资料:
鄂(è)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离离:野草茂盛的样子。石兽危:石兽庄严屹立。石兽,指墓前的石马之类。危,高耸屹立的样子。
南渡君臣轻社稷(jì),中原父老望旌(jīng)旗。
南渡君臣:指以宋高宗赵构为代表的统治集团。北宋亡后,高宗渡过长江,迁于南方,建都临安(今杭州),史称南渡。社稷:指国家。社,土地神。稷,谷神。望旌旗:意为盼望南宋大军到来。旌旗,代指军队。
英雄已死嗟(jiē)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嗟何及:后悔叹息已来不及。天下中分遂不支:意为从此国家被分割为南北两半,而南宋的半壁江山也不能支持,终于灭亡。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参考资料:
鄂王坟上草离离,秋日荒凉石兽危。
南渡君臣轻社稷,中原父老望旌旗。
英雄已死嗟何及,天下中分遂不支。
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
这是一支悲愤的悼歌。岳飞的惨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岳飞虽然冤死,但他的英名却永远留在历代人民的心中。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岳飞为鄂王,旷世冤案得以昭雪,离岳飞被害已62年。岳墓建在风景秀丽的西湖岸边,岳飞虽封王建墓,但由于连年战乱,陵园荒芜,景象凄凉。这首诗以反映这样的现实入笔。
首联以离离墓草渲染岳墓秋日的荒凉,冷硬屹立的石兽,更增添了几分悲思。接下来用南北君民作对比,谴责南宋当局苟安享乐、不思北进,同情中原父老忍受煎熬,遥望南师。颈联哀叹有望承担中兴重任的英雄岳飞悲惨死去,使天下南北中分以至南宋最终被蒙古人灭亡。作者在尾联悲痛地吟道:“莫向西湖歌此曲,水光山色不胜悲。”满含湖光依旧,河山易主的深沉的感慨。
作者以赵宋后裔的身份为冤死于赵宋王朝的岳飞,由衷地唱出这支哀痛伤惋的悼歌,分外感人。
赏析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岳飞墓上荒草离离,一片荒凉,只有秋草、石兽而已。
南渡君臣轻视社稷,可中原父老还在盼望着王师的旌旗。
英雄被害,后悔晚矣,天下灭亡已成定局。
不要向西湖吟唱此诗,面对这样的景致无从吟起。
注释
岳鄂王墓:即岳飞墓。在杭州西湖边栖霞岭下,岳飞于绍兴十一年(1142年)被权奸秦桧等阴谋杀害。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为鄂王。
离离:野草茂盛的样子。
石兽危:石兽庄严屹立。石兽,指墓前的石马之类。危,高耸屹立的样子。
南渡君臣:指以宋高宗赵构为代表的统治集团。北宋亡后,高宗渡过长江,迁
创作背景
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行台侍御史程钜夫“奉诏搜访遗逸于江南”,赵孟頫当仁不让、毫不推辞,到了京城立即受到元世祖的接见。此后官运亨通,做到了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官居从一品。当时指责赵孟頫的人不少,但今人当更宽容地看待。这是首好诗,不能因人废言。
参考资料:
赏析二
这是一支悲愤的悼歌。岳飞的惨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大悲剧。岳飞虽然冤死,但他的英名却永远留在历代人民的心中。宋宁宗嘉泰四年(1204年),追封岳飞为鄂王,旷世冤案得以昭雪,离岳飞被害已62年。岳墓建在风景秀丽的西湖岸边,岳飞虽封王建墓,但由于连年战乱,陵园荒芜,景象凄凉。这首诗以反映这样的现实入笔。
首联以离离墓草渲染岳墓秋日的荒凉,冷硬屹立的石兽,更增添了几分悲思。接下来用南北君民作对比,谴责南宋当局苟安享乐、不思北进,同情中原父老忍受煎熬,遥望南师。颈联哀叹有望承担中兴重任的英雄岳飞悲惨死去,使天下南北中分以至南宋最终被蒙古人灭亡。作者在尾联悲痛地吟道:“莫向西湖
赏析三
这首七律是作者瞻仰岳飞墓时所作,对岳飞屈死及由此而产生的恶果表示了极为沉痛哀悼之情,对南宋君臣苟且偷安的政策表示了强烈的愤恨。
首二句写岳飞墓前荒凉之景,暗寓作者伤痛之情。中四句用对比手法写南宋君臣的倒行逆施及由此产生的恶果,显示了作者的谴责、愤恨之情。末二句收结全篇,在气氛上是承应首二句,在感情上是绾合中四句。
咏怀古人的诗作,一般都喜欢用典,但这首诗语言平易,基本上没有用典,真实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赏析一
本节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赵孟頫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