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文学网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出自唐代李白的《北上行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北上之苦,是因为上太行山之故。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太行山上的履道盘曲险峻,悬岩峭壁,上凌苍天。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马足为侧石所蹶,车轮为高冈所催,真是行路难啊。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况且从幽州到朔方,战尘不断,峰火连天。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剑戟闪耀着杀气,寒风吹裂了衣裳。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安史叛军像奔鲸一样夹着黄河,像凿齿一样屯居着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
前行无有归日,回首眷思故乡。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在冰天雪地中挣扎,哭天悲地,痛绝肝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身上衣不掩体,皮肤粗如枯桑。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想去汲些水来,又被洞谷所阻;想去采些柴来烧,又苦于山高路远。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更何况在山中还可能遇到磨牙掉尾的老虎,时时有生命之危。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山上仅有草木,打不到吃的东西,饥渴之时,唯有饮些麟水。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
叹此北上之苦,只有停车为之悲伤。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何时才能天下太平,使人一消愁颜,重见天光啊?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97-199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38-139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缘:沿着。太行:山名,在今山两与河北之间。北起拒马河谷南至黄河北岸,绵延千里。

(dèng)道盘且峻,巉(chán)岩凌穹苍。
瞪道:有石阶的山道。

马足蹶(jué)侧石,车轮摧高冈。
蹶:跌倒。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shuò)方。
幽州:地名,在今北京市一带,为安禄山三镇节度使府所在地。朔方:地名,在今山西西北部朔县一带。

杀气毒剑戟(jǐ),严风裂衣裳。
毒:凝成。严风:严冬的寒风。

奔鲸(jīng)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奔鲸:奔驰的长鲸,喻指安禄山叛军。鲸,古喻不义之人。凿齿:传说中的猛兽,比喻安禄山。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剧:甚。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lǒng)(bǎn)长。
陇坂:本指陇山,此指山之陇冈坡坂。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hào)秋霜。
掉尾:摇尾。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零露浆:树上滴下的露水。

叹此北上苦,停骖(cān)为之伤。
骖:驾在车前两侧的马。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王道平:谓天下太平。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97-199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38-139
北上何所苦?北上缘太行。
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
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
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
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
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
前行无归日,返顾思旧乡。
惨戚冰雪里,悲号绝中肠。
尺布不掩体,皮肤剧枯桑。
汲水涧谷阻,采薪陇坂长。
猛虎又掉尾,磨牙皓秋霜。
草木不可餐,饥饮零露浆。
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
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魏武帝曹操有《苦寒行》,又名《北上篇》,概取诗首句“北上太行山”首二字“北上”名篇。李白此诗盖取曹诗之旨,写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备受叛军蹂躏的苦难状况。全诗格调低沉、苍凉,极富感染力。

  此诗以巧妙的设问开篇:“北上何所苦?”为找到答案,诗人以沉痛的心情审视难民们绕行的太行山:“北上缘太行”,找到这因自然环境而致的第一个原因:“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山高路陡,车马难行。随即又放眼广阔的政治背景:“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诗人找到了迫使人们迁徙的战乱这一社会问题,是为另一个原因。虽然明了“何所苦”的原因,诗人却无力为他们排解,只能以更加沉痛的笔触描绘那悲惨的情景。从“前行无归日”到“饥饮零露浆”十二句,诗人描述了“北上行”人们的惨状。接着“叹此北上苦,停骖为之伤。”诗人发出了长叹,停下马车,不忍再看,仰天狂呼:“何日王道平,开颜睹天光?”

  这首诗笔触极为细致,追本溯源,刨根究底,描绘灾民图时由环境而哭声,由哭声而身体,由身体而行动,莫不穷形尽相,给人以极深的印象。此时诗人对月挥杯的飘逸、抽刀断水的豪迈,统统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两眼含泪的悲哀与深切的同情。

参考资料:

1、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38-139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北上之苦,是因为上太行山之故。
太行山上的履道盘曲险峻,悬岩峭壁,上凌苍天。
马足为侧石所蹶,车轮为高冈所催,真是行路难啊。
况且从幽州到朔方,战尘不断,峰火连天。
剑戟闪耀着杀气,寒风吹裂了衣裳。
安史叛军像奔鲸一样夹着黄河,像凿齿一样屯居着洛阳。
前行无有归日,回首眷思故乡。
在冰天雪地中挣扎,哭天悲地,痛绝肝肠。
身上衣不掩体,皮肤粗如枯桑。
想去汲些水来,又被洞谷所阻;想去采些柴来烧,又苦于山高路远。
更何况在山中还可能遇到磨牙掉尾的老虎,时时有生命之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至德初年安史之乱爆发初期,当时安禄山攻占洛阳,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197-199
2、 于海娣 等.唐诗鉴赏大全集.北京:中国华侨出版社,2010:138-139

赏析

  魏武帝曹操有《苦寒行》,又名《北上篇》,概取诗首句“北上太行山”首二字“北上”名篇。李白此诗盖取曹诗之旨,写安史之乱爆发后北方备受叛军蹂躏的苦难状况。全诗格调低沉、苍凉,极富感染力。

  此诗以巧妙的设问开篇:“北上何所苦?”为找到答案,诗人以沉痛的心情审视难民们绕行的太行山:“北上缘太行”,找到这因自然环境而致的第一个原因:“磴道盘且峻,巉岩凌穹苍。马足蹶侧石,车轮摧高冈。”山高路陡,车马难行。随即又放眼广阔的政治背景:“沙尘接幽州,烽火连朔方。杀气毒剑戟,严风裂衣裳。奔鲸夹黄河,凿齿屯洛阳。”诗人找到了迫使人们迁徙的战乱这一社会问题,是为另一个原因。虽然明了“何所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您喜欢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明代: 沈周

碧水丹山映杖藜,夕阳犹在小桥西。
微吟不道惊溪鸟,飞入乱云深处啼。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唐代: 李白

未洗染尘缨,归来芳草平。
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
地冷叶先尽,谷寒云不行。
嫩篁侵舍密,古树倒江横。
白犬离村吠,苍苔壁上生。
穿厨孤雉过,临屋旧猿鸣。
木落禽巢在,篱疏兽路成。
拂床苍鼠走,倒箧素鱼惊。
洗砚修良策,敲松拟素贞。
此时重一去,去合到三清。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宋代: 吴文英

波面铜花冷不收。玉人垂钓理纤钩。月明池阁夜来秋。
江燕话归成晓别,水花红减似春休。西风梧井叶先愁。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宋代:张耒

年来鞍马困尘埃,赖有青山豁我怀。
日暮北风吹雨去,数峰清瘦出云来。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唐代: 白居易

风回云断雨初晴,返照湖边暖复明。
乱点碎红山杏发,平铺新绿水蘋生。
翅低白雁飞仍重,舌涩黄鹂语未成。
不道江南春不好,年年衰病减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