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文学网

自梁园至敬亭山见会公谈陵阳山水兼期同游因有此赠

唐代: 李白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
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
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
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
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
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
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
会公真名僧,所在即为宝。
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
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
为余话幽栖,且述陵阳美。
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
黄山望石柱,突兀谁开张?
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东南焉可穷,山鸟飞绝处。
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
闻此期振策,归来空闭关。
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何当移白足,早晚凌苍山?
且寄一书札,令予解愁颜。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
秋风来了,我也随着它来了,这里的瑶花仙草恐怕衰歇了。

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
来这里的途中没有什么名山,那里去弄云玩月。

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
昨日渡江,黄叶向人飞舞。

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
敬亭山可以满足朴素高尚的情操,停泊船只看月亮的清辉与江水一起流淌。

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
冰寒的山谷明丽秀美,山峦叠嶂怀抱江城。

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
四座嘉宾衣冠鲜明,可与京城人士媲美。

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
水国多英杰奇士,就像幽幽兰花草在这里潜光隐居。

会公真名僧,所在即为宝。
会公你真是个著名僧人,在那里那里就是风水宝地。

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
手振白拂尘开堂演讲,纵横高论如天花乱坠。

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
粉壁上画着雪山横垣,在座墨客挥翰写新文。

为余话幽栖,且述陵阳美。
与我讨论适合幽栖之地,描述陵阳山的幽美。

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
白龙潭天然生成,秋水清澈,明月映影。

黄山望石柱,突兀谁开张?
在黄山望石柱峰,山峰突兀,鬼斧神工。

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黄鹤很久不来了,仙人子安在苍茫何处?

东南焉可穷,山鸟飞绝处。
极目望东南,那是个山鸟飞不过的地方。

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
叠嶂千万峰,相连入云宵。

闻此期振策,归来空闭关。
听说有如此美妙的地方,我想扬鞭走马,去那里闭关静修。

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相思之情如明月,可望而不可攀。

何当移白足,早晚凌苍山?
白足和尚何日来,何时凌驾苍山?

且寄一书札,令予解愁颜。
来的时候先寄我一书信,让我消解愁苦颜。

译注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我随秋风来,瑶草恐衰歇。

中途寡名山,安得弄云月?

渡江如昨日,黄叶向人飞。

敬亭惬素尚,弭棹流清辉。

冰谷明且秀,陵峦抱江城。

粲粲吴与史,衣冠耀天京。

水国饶英奇,潜光卧幽草。

会公真名僧,所在即为宝。

开堂振白拂,高论横青云。

雪山扫粉壁,墨客多新文。

为余话幽栖,且述陵阳美。

天开白龙潭,月映清秋水。

黄山望石柱,突兀谁开张?

黄鹤久不来,子安在苍茫。
子安:传说中的仙人。典出汉刘向《列仙传·陵阳子明》。

东南焉可穷,山鸟飞绝处。

稠叠千万峰,相连入云去。

闻此期振策,归来空闭关。

相思如明月,可望不可攀。

何当移白足,早晚凌苍山?
白足:白足禅师,即后秦鸠摩罗什弟子昙始。

且寄一书札,令予解愁颜。

译注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页发生错误

译文及注释

译文
秋风来了,我也随着它来了,这里的瑶花仙草恐怕衰歇了。
来这里的途中没有什么名山,那里去弄云玩月。
昨日渡江,黄叶向人飞舞。
敬亭山可以满足朴素高尚的情操,停泊船只看月亮的清辉与江水一起流淌。
冰寒的山谷明丽秀美,山峦叠嶂怀抱江城。
四座嘉宾衣冠鲜明,可与京城人士媲美。
水国多英杰奇士,就像幽幽兰花草在这里潜光隐居。
会公你真是个著名僧人,在那里那里就是风水宝地。
手振白拂尘开堂演讲,纵横高论如天花乱坠。
粉壁上画着雪山横垣,在座墨客挥翰写新文。
与我讨论适合幽栖之地,描述陵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您喜欢

宴清都·秋感

宋代: 吴文英

万里关河眼。愁凝处,渺渺残照红敛。天低远树,潮分断港,路回淮甸。吟鞭又指孤店。对玉露金风送晚。恨自古、才子佳人,此景此情多感。
吴王故苑。别来良朋鸦集,空叹蓬转。挥毫记烛,飞觞赶月,梦销香断。区区去程何限。倩片纸、丁宁过雁。寄相思,寒雨灯窗,芙蓉旧院。

秋夜

南北朝: 谢朓

秋夜促织鸣,南邻捣衣急。
思君隔九重,夜夜空伫立。
北窓轻幔垂,西户月光入。
何知白露下,坐视阶前湿。
谁能长分居,秋尽冬复及。

渔歌子·荻花秋

五代: 李珣

荻花秋,潇湘夜,橘洲佳景如屏画。碧烟中,明月下,小艇垂纶初罢。
水为乡,篷作舍,鱼羹稻饭常餐也。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

裴迪南门秋夜对月 / 裴迪书斋望月

唐代: 钱起

夜来诗酒兴,月满谢公楼。
影闭重门静,寒生独树秋。
鹊惊随叶散,萤远入烟流。
今夕遥天末,清光几处愁。

声声慢·秋声

宋代: 蒋捷

黄花深巷,红叶低窗,凄凉一片秋声。豆雨声来,中间夹带风声。疏疏二十五点,丽谯门、不锁更声。故人远,问谁摇玉佩,檐底铃声?
彩角声吹月堕,渐连营马动,四起笳声。闪烁邻灯,灯前尚有砧声。知他诉愁到晓,碎哝哝、多少蛩声!诉未了,把一半、分与雁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