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文学网

云门道中晚步

宋代: 李弥逊

层林叠巘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
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充水赴前溪。
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
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

层林叠巘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
森林茂密、山峰重重、暮色苍苍,峰回路转更叫人迷茫。

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充水赴前溪。
目光随着游云追逐那夕阳,脚步跟着山水向前面的小溪流淌。

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
樵夫下山了,那篝火已熄灭,浅浅的麦地里,牛儿卧在犁旁。

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
在美如辋川图画的景致中,有一位白发老翁醉扶着青藜手杖。

参考资料:

1、 钱锺书.宋诗选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209

层林叠巘(yǎn)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
云门道:在今浙江绍兴。叠巘:重叠的山峰。

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充水赴前溪。

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lí)小麦低。

独绕辋(wǎng)川图画里,醉扶白叟(sǒu)杖青藜(lí)
辋川:在陕西蓝田,唐诗人王维在别墅所在;王维曾画过一幅《辋川图》白叟:就是作者自己。

参考资料:

1、 钱锺书.宋诗选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209
层林叠巘暗东西,山转岗回路更迷。
望与游云奔落日,步随充水赴前溪。
樵归野烧孤烟尽,牛卧春犁小麦低。
独绕辋川图画里,醉扶白叟杖青藜。

  诗题中的“晚步”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所在。云门道是山阴(今浙江绍兴)南若耶溪上的一段路,诗中所写之景是诗人漫步云门道中所见暮色笼罩下的山水景色,而处处体现着“移步换形”的特点。

  颈联短短14个字涉及樵夫、野火、孤烟、牛、犁、小麦等意想,以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清新优美的山村春晚图。樵夫下山是动景,牛卧春犁是静景;“樵归野烧孤烟尽”是远景,“牛卧春犁小麦低”是近景。这一联所描绘的整个画面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展现了一派祥和的田园景观,体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尾联的精妙之处在于使人通过想象虚写,把自己织进了这幅现实版的辋川图画里,使自己成为与这幅天然图画融为一体的画中人;同时又存在一个画外的自我,诗人仿佛具有分身术,跑到画外欣赏起这幅有自己在内的云门道中晚步图。

赏析内容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森林茂密、山峰重重、暮色苍苍,峰回路转更叫人迷茫。
目光随着游云追逐那夕阳,脚步跟着山水向前面的小溪流淌。
樵夫下山了,那篝火已熄灭,浅浅的麦地里,牛儿卧在犁旁。
在美如辋川图画的景致中,有一位白发老翁醉扶着青藜手杖。

注释
云门道:在今浙江绍兴。
叠巘:重叠的山峰。
辋川:在陕西蓝田,唐诗人王维在别墅所在;王维曾画过一幅《辋川图》
白叟:就是作者自己。

参考资料:

1、 钱锺书.宋诗选注.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4:209

赏析

  诗题中的“晚步”是理解这首诗的关键所在。云门道是山阴(今浙江绍兴)南若耶溪上的一段路,诗中所写之景是诗人漫步云门道中所见暮色笼罩下的山水景色,而处处体现着“移步换形”的特点。

  颈联短短14个字涉及樵夫、野火、孤烟、牛、犁、小麦等意想,以白描手法描绘出一幅清新优美的山村春晚图。樵夫下山是动景,牛卧春犁是静景;“樵归野烧孤烟尽”是远景,“牛卧春犁小麦低”是近景。这一联所描绘的整个画面动静结合、远近结合,展现了一派祥和的田园景观,体现了诗人悠然自得的心境。

  尾联的精妙之处在于使人通过想象虚写,把自己织进了这幅现实版的辋川图画里,使自己成为与这幅天然图

李弥逊

李弥逊

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号筠西翁、筠溪居士、普现居士等,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大观三年(1109)进士。高宗朝,试中书舍人,再试户部侍郎,以反对议和忤秦桧,乞归田。晚年隐连江(今属福建)西山。所作词多抒写乱世时的感慨,风格豪放,有《筠溪乐府》,存词80余首。

猜您喜欢

春别曲

唐代: 张籍

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
江头橘树君自种,那不长系木兰船。

一斛珠·洛城春晚

宋代: 苏轼

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纹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曲江春感 / 归五湖

唐代: 罗隐

江头日暖花又开,江东行客心悠哉。
高阳酒徒半凋落,终南山色空崔嵬。
圣代也知无弃物,侯门未必用非才。
一船明月一竿竹,家住五湖归去来。

城东早春

唐代: 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江神子·恨别

宋代: 苏轼

天涯流落思无穷!既相逢,却匆匆。携手佳人,和泪折残红。为问东风余几许?春纵在,与谁同!
隋堤三月水溶溶。背归鸿,去吴中。回首彭城,清泗与淮通。欲寄相思千点泪,流不到,楚江东。(欲寄 一作: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