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文学网

鲁东门观刈蒲

唐代: 李白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鲁国的秋天来得早,初霜时便开始割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挥镰就好象转动弯月,掠过水面生起串串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蒲草最可珍贵,何必看重那龙须草?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织成草席铺上玉床,清静的夜晚躺在上面多么欢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罗衣能够再次拂扫,不必担心会蹲上尘土。

参考资料:

1、 单人耘选注.中国历代咏农诗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05月第1版:58
2、 王步高.历代田园诗词选: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01月第1版:53
3、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0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yì)(zhǔ)蒲。
寒事:指秋冬的物候,寒冷时节。刈渚蒲:割水边的香蒲草。刈:割取。渚:水中小洲。蒲:香蒲,水生草本植物,嫩芽可供食用。

挥镰(lián)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镰:古谓之刈钩。因形曲如钩,故名。转月:因镰刀弯如新月,故挥动镰刀如“转月”。连珠:溅起的水滴像连串的珍珠,喻浪沫。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龙须:龙须草,多年生水生草本,茎可织席等,多为帝王豪贵之家所用。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欣承清夜娱:是说夜间睡在蒲席之上感到清凉适意。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wú)
罗衣:轻而薄的丝绸衣服。能再拂:可以反复拂拭。言蒲席光滑平贴。素尘:聚积的灰尘。芜:杂乱。

参考资料:

1、 单人耘选注.中国历代咏农诗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05月第1版:58
2、 王步高.历代田园诗词选: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年01月第1版:53
3、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0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秋寒已至、初霜割蒲的农人劳作景致,“寒事”、“初霜”点明主旨,秋寒的物候时节,交代“刈渚蒲”事件的起因及背景,字里间处处充溢着高寒、肃杀之氛围。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运用比喻手法,贴切自然,把“挥镰”、“拂水”渲染成“转月”、“连珠”,间接描写出鲁东门外深秋割蒲草的“挥镰”“拂水”劳动场面,意在歌颂农民的辛勤劳动变废为宝,创造了财富。为下文称赞“蒲草”作铺垫。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生动形象地以夸张手法,赞美蒲草比帝王豪贵之家所用的“龙须”更可贵,表达出诗人对蒲草的可贵有独特的见解。

  “织作玉床席,欣承清夜娱”承接上文,讲述诗人对蒲草“最可珍”的作用,勾勒出一幅蒲草织作玉床席、清静夜晚躺欢娱的景致,侧面烘托出农人刈蒲以作编织之用,点明题旨,紧扣诗题“鲁东门观刈蒲”,陈述了诗人见农人刈蒲的纪实。

  “罗衣能再拂,不畏素尘芜”借用谢脁《咏席》诗:“但愿罗衣拂,无使素尘弥。”讲述出所咏之蒲草的品性,“不畏”、“素尘”更显得蒲草高洁纯净、“最可珍”。

  这首诗生动形象地描写了鲁东门外农家深秋割蒲的劳动场景,并以夸张手法,赞美了蒲草的可贵与作用。在诗人笔下,蒲草经过农户的辛勤劳动变废为宝,妙笔生花,富有浪漫色彩。刈蒲时“挥镰”、“拂水”的比喻,透露着诗人对农事劳作的喜爱,是丽句;“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则是警策之句,似有评击上层贵族奢华放纵、穷奢极侈,表达出诗人对国家安危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怀。

参考资料:

1、 单人耘选注.中国历代咏农诗选: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年05月第1版:58

译文及注释

译文
鲁国的秋天来得早,初霜时便开始割蒲。
挥镰就好象转动弯月,掠过水面生起串串连珠。
蒲草最可珍贵,何必看重那龙须草?
织成草席铺上玉床,清静的夜晚躺在上面多么欢娱。
罗衣能够再次拂扫,不必担心会蹲上尘土。

注释
鲁东:指曲阜城东。《埤雅》:“蒲,水草也,似莞而褊,有脊,生于水涯,柔滑而温,可以为席。”
寒事:指秋冬的物候,寒冷时节。陆倕《以诗代书别后寄赠》:“江关寒事早,夜露伤秋草。”
刈渚蒲:割水边的香蒲草。刈:割取。渚:水中小洲。蒲:香蒲,水生草本植物,嫩芽可供食用。其叶供编织,可作席

赏析

  “鲁国寒事早,初霜刈渚蒲”用铺叙手法描绘出一幅秋寒已至、初霜割蒲的农人劳作景致,“寒事”、“初霜”点明主旨,秋寒的物候时节,交代“刈渚蒲”事件的起因及背景,字里间处处充溢着高寒、肃杀之氛围。

  “挥镰若转月,拂水生连珠”运用比喻手法,贴切自然,把“挥镰”、“拂水”渲染成“转月”、“连珠”,间接描写出鲁东门外深秋割蒲草的“挥镰”“拂水”劳动场面,意在歌颂农民的辛勤劳动变废为宝,创造了财富。为下文称赞“蒲草”作铺垫。

  “此草最可珍,何必贵龙须”生动形象地以夸张手法,赞美蒲草比帝王豪贵之家所用的“龙须”更可贵,表达出诗人对蒲草的可贵有独特的见解。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天宝王载(746),当时李白在山东游历。李白流落江湖,为了生计不得不四处奔波,勉强维持生活。李白以孤臣孽子之身心,亲历大唐由盛至衰的转变时期,所以李白的忧愤情愫极为深切,时常有抨击时政的诗作。

参考资料:

1、 詹福瑞 等.李白诗全译.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7:920
2、 安旗著.李白诗秘要:三秦出版社,2001年06月第1版:前言6-7
李白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据《新唐书》记载,李白为兴圣皇帝(凉武昭王李暠)九世孙,与李唐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明堂赋》《早发白帝城》等多首。

猜您喜欢

从军诗五首·其五

两汉: 王粲

悠悠涉荒路,靡靡我心愁。
四望无烟火,但见林与丘。
城郭生榛棘,蹊径无所由。
雚蒲竟广泽,葭苇夹长流。
日夕凉风发,翩翩漂吾舟。
寒蝉在树鸣,鹳鹄摩天游。
客子多悲伤,泪下不可收。
朝入谯郡界,旷然消人忧。
鸡鸣达四境,黍稷盈原畴。
馆宅充廛里,士女满庄馗。
自非圣贤国,谁能享斯休?
诗人美乐土,虽客犹愿留。

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

唐代: 白居易

水波文袄造新成,绫软绵匀温复轻。
晨兴好拥向阳坐,晚出宜披踏雪行。
鹤氅毳疏无实事,木棉花冷得虚名。
宴安往往叹侵夜,卧稳昏昏睡到明。
百姓多寒无可救,一身独暖亦何情!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
争得大裘长万丈,与君都盖洛阳城!

伤心行

唐代: 李贺

咽咽学楚吟,病骨伤幽素。
秋姿白发生,木叶啼风雨。
灯青兰膏歇,落照飞蛾舞。
古壁生凝尘,羁魂梦中语。

鹧鸪天·上元启醮

宋代: 张孝祥

子夜封章扣紫清。五霞光里佩环声。驿传风火龙鸾舞,步入烟霄孔翠迎。
瑶简重,羽衣轻。金童双引到通明。三湘五管同民乐,万岁千秋与帝龄。

穆陵关北逢人归渔阳

唐代: 刘长卿

逢君穆陵路,匹马向桑乾。
楚国苍山古,幽州白日寒。
城池百战后,耆旧几家残。
处处蓬蒿遍,归人掩泪看。